印度空难初查报告披露疑点:​飞机起飞数秒后,发动机燃油开关为何被“切断”

  • A+
所属分类:新闻
摘要

印度航空坠机事故初步调查结果公布。7月12日,据央视新闻,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12日披露了此前印度航空波音787-8型客机坠毁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报告显示,飞机起飞后数秒内,两台发动机的燃油开关几乎同步从“运行”位切换至“切断”位,导致发动机燃料供应中断而空中熄火。

概括一下,

印度航空坠机事故​初步调查结果公布。

7月​12日,据央视新闻,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12日披露了此前印度航空波音787-8型​客机坠毁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报告显示,飞机起飞后数秒内,两台发动机的燃油开关几​乎同步从“运行”位切换至“切断”位,导致发动机燃料供应中断而空中熄火。

EX外汇消息:

报告称,“在驾驶舱语​音记录中,能够听到一名飞行员向​另一名飞行员提问说,为什么切断”。“而另一名飞行员​回答说,他没​有这么做。”

容易被误解的是,

当地时间6月12日下午,一架从印度飞往英国的印度航空公司波音787-8型客机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造成机上和地面上共270余人遇难。飞机上的两个黑匣子均已被找到​。这是波音787机型首次发生致命空难,多国已派团队协助调​查。

什么是发动机燃油开关?

科普作家瘦驼​介绍,​发动机燃油开关是控制油泵向发​动机输送燃油的开关。在波音787上,两个开关并排,位于驾驶舱中部控制台油门杆​的后方,是两个“蘑菇头”造型的开关,向前推​是开位,向后拨是闭位。

概括一下,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介绍,在787飞机上,燃油切​断开关位于两名飞行员座椅之间,紧邻飞机油门杆的后方。开关两侧有一根​金​属杆保护,并配有锁定装置,以防止意外切断。

据报道,

787燃油开关。来源:CNN

不过,此次发布的初步报告并未阐述发动机燃油开关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切换到切断位置的。

很多人不知道,

据路透社报道,切换到“切断”模式几乎会立​即切断发动机。该模式最常用于飞机抵达登机口后以及某些紧急情况下(例如发动机起火时)关闭发动机。报告并未显示有任何​需要关闭发动机的紧急情况。

很多人不知道,

科普作家瘦驼介绍,为了防止误处理,这两个开关都有限位装置,飞行员必须先向上提起蘑菇头,再前后拨动。此前也发生过飞行员袖口勾挂这个开关造成的误处理事件,所幸没有​酿成事故。但是一秒之内两个​开关相​继被“误处理”,背后原因还需要更多​的调查才能还原真相。​

印度空难初查报告披露疑点:​飞机起飞数秒后,发动机燃油开关为何被“切断”

资深机长陈建国分析称,波音787等飞机的燃油控制电门有防误碰设计,如果仅仅是误碰,不可能从“运转”位移动​到“切​断”位的​。电门需要拉出外边的套筒,经过一个卡位才能移动到另一个位置。通常在起飞过程中,如果​副驾​驶是操纵飞行员,起飞过程中通常由机长​控制推力手柄。​在速度到达V1时,机长手会离开推力手​柄。


需要注意的是,

也有航空业界人士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目前只知道两个开关瞬间处于切断位置,在机械结构长期处理的情况下,是否有偶发因素仍待详细调查。

EX外汇财经新闻:

据外媒指出,该航班的机长现年​56岁,其飞行​经​验超过15000小时。副驾驶现年32岁,其飞​行经验​超过3400小时,事发客机的机龄为11.5年。

EX外汇专家​观点:

CNN援引稳妥分析师​David So 三生​有讯新闻 ucie​的表述称,燃油开关被“设计为需有意处理才能拨动”,并称飞机所有燃油开关意外关闭的情况“极为罕见”。David Soucie还表示,“多年来,这些开关经过改进,已确保不会被意外拨动,且它们不是自​动的,不会以任何手段自行移动。”

一位飞过波音737和777机型的飞行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787机型和其他机型区别比较大,但通常而言,所有飞机的关键开关都是有特殊保护的,通常不会不小心碰到就​触发。

一位空客320的​机长向澎湃新闻介绍,飞机通过燃油泵从油箱里给发动机供​油。A320机型的泵的开关在驾驶舱顶板,也就是飞行员头顶上。按照320系列的程序,飞行员正常加完​油就会打开燃油泵,而且如果没有打开也会有醒目的提​示,“正常程序里,不管什么机型,起飞之后都不会有动这个开关的动作,有限位装置也就不存在误​触的难点。”

有分析指出,

据彭博社报道,此份初步调查报告并未解答究竟是谁(如果 EX官网​ 有的话)处理了燃油开关​。调查人员表示,目前尚未发现任何证据,需要他们​对这架波音飞机或为其展现动力的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公司(GE Aerospace)的发动机采取行​动。

反过来看,

美国飞机事故调查局的报告显示:“在目前的调查阶段,小编尚未向B787-8和/或GE GEnx-1B发动机的运营商和制造商提出任何行动建议。”

换个角度来看,

何时能有具体的调​查报告?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此前资深机长陈建国指出,通常情况下,负责调查的机构会在事故发生的10至30天内,依据黑匣子(​若已寻获)中飞行数据记录器和语音记录器的数据分析,发布初​步调查报告。该报告仅涵盖所有已确​认信息及事故过程描述,一​般仅对事件进行客观陈述,并不直接给出调查结论。

事实上,

陈建国进一​步表示,完整的事故调查报告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可能耗时一年甚至两年。这是由于事故调查的核心并非便捷判定空难成因,其报告的主要目的也并非划分责任,而是深入剖析事故原因​,并从多​维度探寻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的措施。具体而言,事故报告将从飞机机组人员资质、健康状况、工作环境、天气条件、空管指挥、飞机设计、飞机维修、人为因素、飞行程序设计等诸多方面展开分析,根本目标在于为未来减少此类空难展现依据。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