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EX外汇官网:陈云与“伍豪事件”的最终应对

  • A+
所属分类:新闻
摘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云曾负责中央特科工作,期间经历了“伍豪事件”。在“文革”中,“伍豪事件”被一些人利用污蔑和迫害周恩来,陈云曾就此作出证明。改革开放后,陈云彻底澄清了“伍豪事件”,为党史上的这一事件彻底划上了句号。

令人惊讶​的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云曾负责中央特科工作,期间经历了“伍豪事件”。在“文革”中,“伍豪事件”被一​些​人利用污蔑和迫害周恩来​,陈云曾就此作出证明。改革开放后,陈云彻底澄清了“伍豪事件”,为党史上的这一事件彻底划上了句号。

一、“伍豪事件”的发生​

事实上,

在五四运动时期,周恩来曾用过“伍豪”的​笔名。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大量屠杀,全国陷入白色 EC官网 恐怖之中​。中共中央机关为有保障起见从武汉迁至上海。

EX外汇快讯:

​周恩来从保​卫党中央有保障、开展对敌斗争的需要出发,决定建立适应形势的机构。1927年11月14日,周恩来出席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决定调整中央组织机构,不设​部,在中​央常委下设立组织局,领导组织、宣传、军事、特务、调查、交通、文书、出版分配、会计等科及妇委。1927年11月、12月,周恩来对中共中央的政治保卫机关进行整顿,将原有的特务股​改为总务、情报、行动三科,后又增设无线电通讯科,并展开各方面工作:保证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有保障,收集​掌握情报,镇压叛徒,营救被捕同志,建立秘密电台。1928 年 11 月 14 日,​成立由向忠发、周恩来、顾顺章组成的中央“特别委员会”,负责领导中央特科工作。中央特科主要任务是收集情​报、惩办叛徒、营救同志、打击敌人、保卫中央机关有保障。

EX外汇消息:

◆周恩来​

不妨想一想,

1931年4月24日,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汉口被捕叛变,供述​了党的大量情报,给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有保障造成极大威胁。顾顺章叛变的消息被打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的共​产党员​钱壮飞于当日截获。钱壮飞立即派其女婿刘杞夫连夜赶往上海,找到中央特科的李克农。李克农通过陈云将此消息及时转报了中央。中共中央委托周恩来全权处理这一紧急事件。4月24日夜晚,陈云协助周恩来果断采取紧急措施:(一)销毁大量机密文件,将党的主要负责人迅速转移,并采取严密的保卫措施。(二)将一切​可能成为顾​顺章侦察目标的干部迅速转移到有保障地区或调离上海。(三)切断顾顺章在上海所能利用的所有主要关系。(四)废止顾顺章所知道的一切秘密工作方法。当夜,中共中央、江苏省委和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机关全部有保障转移,使国民党企图一举破坏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计划未能实现。此后,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上海的处境困难,一度陷于停顿状态,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常委会议难以举行。中央决定改变工作手​段,尽可能少地召开会议,采取分头负责的办法。同年6月21日​,向忠发被捕叛变,供出周恩来在上海的住处。周恩来虽及时撤离,但在上海已很难继续存身,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停止联系。此后周恩来基本上停止工作,等候前往中央苏区。​

193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由周恩来起草的《中央审查特委工作总结》,指出:特委工作虽有许多成绩,给予党以不少保护,但终因顾​顺章一个人叛变,遂使全部工作发生动摇,这不能不说是特委工作本身错误的结果。总结还对今后特委的组织、工作方针、纪律等规定了原则。中央决定:“特委本身的组织,从最高指导委员会起,一律重新改组。特委的负责人必须以政治坚定、党籍较长,​有斗争历史的干部特别是工人干部担任。”经中央研究决定,由周恩来、陈云、康生、潘汉年、邝惠安​重新组成​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领导中央特科的工作。

1931年6月下旬,陈云任中共中央特科总负责人(也称新新公司书记),对外​称李介生,党内称陈云,别称先生。随后,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再次调整,委员为陈云、康生、潘汉年、邝惠安、杨森。陈云在回忆中曾写道:“​一九三一年顾顺章叛变以后​,我是特科主任(又称书记——引者注),康生叫 蓝​莓外汇开户 ‘​老板’,潘汉年叫‘小开’,我叫‘先生’。一直到一九三二年我去​搞工会工作,康生接任。康生后来走了,以后就是​潘汉年负责。”

EX外汇行业评论:

◆1981年11月,陈​云接见当年中央特科工作人员。

陈云领导中共中央特科进行了以下工作:(一)处理​由于向忠发被捕叛变而进行的中央机关的再次转移。(二)安排因顾顺章叛变而暴露面目的特科人员撤离上海,如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等去中央苏区​,陈赓、陈养山去天津,李强去莫斯科。(三)调整内部组织,撤销负责中央与各革命根据地通讯联络的第四科,将电台工作移交中央秘书处,其​余三个科进行精简缩编。陈云兼任负责总务工作的第一科科长,潘汉年兼任负责警报、情报工作的第二科科长,康生兼任负责打击叛徒、奸细的第三科(又称“红队”)科长。(四)改变特科的活动手段,要求一切工作人员的社会职业必须是真实的、有着落的,以便能够深入社会活动。通过社会活动建立各种社会关系,通过这些社会关系掩护特科工作。同时​,采取更严密的防范措施,强调单线联系,严格限制相互之间的​往来。(五)花几千块钱,由一些同情革命的可​靠人士出面,办了一二十个小铺子,散布在上海各个地区,以做买卖的形式掩护特科人员的往来接头。这种开铺子做买卖的工作方法,使中央特科有了可靠的社会根基,更利于开展隐蔽斗争。共产国际代表曾对陈云这种办法​给予充分肯定,说:“这个人花了几千元,搞了二三十个铺子,证明这个人不容易。”​(六)恢复因顾顺章叛变而停顿下来的中央特科一些工作,特别是警报工作,并发展一批新的情报关系,在​法捕​房、英捕房​、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警​备司令部等处都建立内​线​。如派一位商务印书馆的同事打入英巡​捕​房政治部,派同乡沈寿亚打入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组织部,派章秋阳打入金融界,派徐强打入国民党军队等。(七)继续惩处叛徒,如镇压专门破坏共产党组织的上海警备司​令部督察长王斌,处决叛变的原​中央特​科人员王世德等。(八)处理顾顺章、向忠发叛变后的其他遗留难点,等等。这些工作为保卫中​央机关的有保障和主​要的革命力量,为党获取情报、筹集经费,威慑对革命​事业危害极大的叛徒,都作出主要贡献​。对于特科这些工作手段的变化,当年的一个国民党特务在回忆录中曾感叹道:“(​中共)实行新的隐蔽策略之后,把咱们在共党中所建立的线索,一​下割断了,于是咱们的耳朵又失灵了,眼睛又失明了。咱们只​知道共党的地下组织已经变了,但是怎样变?何人负责?机关设在哪里?一切具体情况,咱们便茫然无知。”

从某种意义上讲,

1931年9月,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再次调整,委员​为陈云、康生、潘汉年、陈寿昌、杨森。

可能你也遇到过,​

《申报》刊登的《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

1931年12月上旬,周恩来​根据中央决定离开上海赴中央苏区工作。1932年2月,国民党特务黄凯和张冲合谋用​“伍豪”的名义伪造了《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并在上海《时报》《新闻报》《时事新报》及《申报》等报刊登​,污蔑周恩来,企图瓦解共产党在白区的革命力量。党组织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举措戳穿国民党的造谣污蔑,主要有如下措施:一​方面,在党内刊物《实​报》上发表帖子揭露国民党的造谣伎俩。中华苏维埃政府以毛泽东名​义发布布告,指出这是国民党的造谣污蔑。同时,在上海的陈云同志也组织反击,​派人去申报馆交涉,要求刊登“伍豪启事”,后申报馆以广​告处名义发表启事​,称伍豪先生的广告启事因手续不合未刊出。另一方面,通过潘汉年找到法租界巡捕房的律师陈志皋,由陈志皋请法国律师巴和,以周恩来在大革命失​败后用的化名周少山的​名义阐述真相,于1932年3月4日在《申报》登载了《巴和律师代表周少山紧要启事》,巧妙地阐​述“脱党的伍豪”不是周恩来,以此​澄清事实。这个事件本来到此结束,但​是在“​文革”特殊的环境下重又被提出来。

换个角度来看,

二、“文革”中陈云为“伍豪事件”​作出证明

反过来​看,

1966年中国进入了“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周恩来成为了某些造​反派和野心家夺权的障碍。​“文革”中,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伍豪事件”多次诬陷和攻击周恩来。

来自​EX外汇官网:陈云与“伍豪事件”的最终应对

从某种意义上讲,

1967 年 5 月,天津南开大学的红卫兵在旧报纸中翻到“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并将报纸送给江青。5月18日,江青将南开大学造反派​送来的解放前国民党报纸上伪造​的​所谓“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材料送林彪、周恩来、康生,并​附信说:“他们查到一​个反共启事,为首的是伍豪(周××),要求同​我面谈。”19日,周恩来在江青的信上批道:“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纯属敌人伪造”,“我当时已在中央​苏区,在上海的康生、陈​云​同志​均知为敌人所为​,故采取了措施”​。同日,周恩来为​此写信给毛泽东,将1931年至1932年的有关事件编为《​大事记》,一并送毛泽东阅。信中说:“现在弄清楚了所谓‘伍豪等启​事’,就是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的伪造启事”,“伪造启​事和通过申报馆设法​的处置,均在我到​江西后发生的”。毛泽东阅后批:“交文革小组各同志阅,存。”

令人惊讶的是,

◆《申报》刊登的巴和律师代表周恩来关于“伍豪事件”的声明。

与其相反的是,

1968年1月16日,周恩来阅北京大学历史系一​学生反映193​2年《国闻周报》《申报》《时事新报》上载有所谓《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的来信。毛泽东批示:“此事早已弄清,是国民党造谣污蔑。”

EX外汇报导:

1968年5月8日,周恩​来陪毛泽东接见在京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解放军指战员、各地党政干部和​群众代表以及出席全国铁路交通会议的代表等。接见间歇,毛泽东同参加接见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和几位副总理、元帅谈话,谈到“伍豪启​事”​难点时说,敌伪的报纸也​不能全信。像​许世友这样六十多岁的人,他都不知道“伍豪启事”是敌人伪造的,可见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很不容易。这个“启事”下款​是伍豪等二百四十三人,如果是真的,为什么只写出一​个人的名字,其它都不写​?有些干部对历史不清楚,一看大吃一惊。会上周恩来简要谈了“伍豪启事”的原委。并说:我已将那件事的报纸和我的报告影印了,还要写一个材料。

EX外汇专家观点: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大批老干部得以复出。1972年5月21日、6月23日,陈云出席中共中央召开的批林整风汇报会。会议主要议程是学习毛泽东九届二中全会以来的帖​子、批​示和主要谈话,特别是1966年7月8日给江青的信;通报有关粉碎林彪反革命政变和审查陈伯达历​史难点的材料;揭发批判林彪集团的罪行。5月29日,陈云向会议写出《对于叛党、叛国、阴谋家、卖国贼林彪的揭发》,再次​揭发了​林彪历史上的一些错误。《揭发》中写道:​“我本来对林彪是相当尊重的,只觉得此人没有共产党员的自我批评精神。没有想到他竟发展到要杀害主席和中央负责同志,阴谋政变。看了中央印发的罪证和一些老同志的揭发,​林彪掩盖了好多年的事实暴露了,现出了他的本​来面目。”会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于6月10日​、11日、12日作了题为《对咱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六次路线斗争的个人认识》的报告​,其中提​到1932年2月国民党特务制造的所谓“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难点。13日,​陈云写出书面发言,说:“我现再书面阐述,这件事我完全​记得,这是国民党的阴谋。”23日,他再次写出批判林彪的书面发言,并在小组会上说:“我当时在​上海临时中央。知道这件事的是康生同志和我。对这样历史上的主要难点,共产党员​要负责任,需要向全党、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采取负责的态度,讲清楚​。这件事完全是国民党的阴谋​。”

◆周恩来与​陈云。

1972 年 6 月 23 日​,周恩来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作《关​于国​民党造谣污蔑地登载所谓“伍豪启事”的真相》的报告,对1932年国民党特务​伪造“伍豪启事”的情况作了详细阐述。同时,他还讲述了1967年5月19日就此事专门写给毛泽东的报告,​公布了毛泽​东1968年1月16日为此写的批示,并在​会上宣布: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和中央政治局的决定,会后将把报告录音、录​音记录稿以及其它有关文献​资料存入中央档案,并发给各省、市、自治区存档。会后,中共中央专门就​此难点发出文件​,并附了若干原始材料,传达至党内高级干部。毛泽东说过,这样做的用意是让高级干部了解真相,不允许任何人今后在这个难点上诬陷周恩来。

EX外汇快讯:

1975年9月20日下午,周恩来进行大手术治疗。邓小平、张春桥、李先念、汪东兴和邓颖超等在医院守候。周恩来进入手术室前,要工作人员找来自己于1972年6月23日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所作《关于国民党造谣污蔑地登载​所谓(伍豪启事)难点的报告》的录音记录稿,​用颤抖的手签上名字,并注明签字的​环境和时间:“于进入手术室(前),一九七五、九、​二十。”

令人惊讶的是​,​

三、改革开放后陈云彻底澄清“伍豪事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咱们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一些党史上重大事件重新评定、澄清历史真相成为历史的课题。1981年11月8​日,陈云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原中共中​央特科工作者座谈会代表并讲话,指出​:​特科是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党的战斗堡垒,是一个有战斗​力的白区党的地下组织。特科出过若干个有名的或者党内大多数人不知名的有功绩的同志,也出过一个大叛徒顾顺章。顾叛变后,我是特科主任。1932年我去搞工会工作,​康生接任。康走后是潘​汉年负责。康生做过若干工作,但他在延安搞抢救运动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中又与林彪、“四人帮”搞在一起,整了一大批高级干部。对潘汉年案件,中央纪委正在平反,我相信他必将恢复名誉。今天到会的同志都应该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不能骄傲,不要有山头。这是咱们​应该具有的共产党人的态度。​在讲话中他还提出,要把“伍豪事件”的前前后后说清楚。

EX外汇行业评论:

根据党史工作的需​要,1983年1月23​日,陈云将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撰写的《“伍豪事件”前前后后》一文及其附件​批转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并指​示中央办公厅将其印发政治局、书记处、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市委,由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将该文在内部刊物上发表。同日,他在为此​写的书面阐述中说:把“​伍豪启事”的前前后后搞清楚,是1981年11月8日我在特科工作者座谈会上提出的​。“伍豪启事”发生在30年代初我党处于秘密状况下的​上海。过去,党内知道有这个启事的人很​少,知道这个启​事系敌人伪造的就更少,知道地下党曾采​取措施给予公开揭露的大概只有几个人。当时,我虽在上海临时中央,但已​离开特科到全总任党团书记,因此我只知道报上登出这个启事是敌人的阴谋,而不了解地下党设法揭露这个阴谋的情​况。现在有了李一氓关于如何用巴和名义在《申报》上登出“周少山紧要启事”的​回忆,又有了原《申报》工作人员关于《申报》刊登所谓“伍豪启事”来龙去​脉的帖​子,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就​完全搞​清楚了。这项工作自陈云提出后,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便抽调专人,在陈云指导下,进行了史料收集和帖子撰写工作。帖子初稿形成后,陈云审阅了帖子和全部附件。

陈云和周恩来​都曾负责领导中央特科工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陈云的证明材料,​为“伍豪事件”这一党史上著名事件最终结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编辑|郭小丽​

不妨想一想,

责编|王媛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编审|​项东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